Popular science work
21世纪是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期。探究世界的欲望,创新的冲动是孩子们的本能,孩子们需要我们去理解、鼓励,并给予他们创新的热情、工具和方法。本期“STEM&人工智能”夏令营课程由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科普教育基地主办,邀请到了东南大学科学教育与计算机领域的副教授团队亲自执教,旨在提高学龄儿童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儿童构建积极应对并解决问题的心理素养。课程安排从7月12日一直延续到18日,长达一周共计11场课程,每场课程时长两小时,内容丰富,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广泛关注与积极报名。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 (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个词的缩写。STEM 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科学和数学知识学习的教学模式,而是讲究学以致用,能够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有机的融合起来。STEM是多学科的融合, STEM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科学探究和工程创新的过程和方法。STEM 通过孩子们对我们周围世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从孩子们周围真实的问题入手,通过科学的解释,数学的分析和技术的手段,来实现工程上的创新和科学的新发现。
7月15日至16日,主讲老师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教师、教育部课程与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人工智能领域讲座专家夏小俊博士,资深小学科学教师、东南大学百研工坊团队成员王夙莹老师于金陵图书馆二楼电教培训室为报名的小读者们带来了两天共计三节人工智能课程——《AI创意设计搭建》:在AI工具盛行的今天,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工具服务我们的生活,让AI工具提供有效的设计方案成为我们当下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通过本期课程,老师们带领小读者们通过“认知输入→工具实操→创意输出→反思讨论”的逻辑架构进行主题性学习,动手制作出精彩的创意模型建构。
来源: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