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及中国自动化学会六十华诞,中国自动化学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设立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菁英系列活动(CAA Youth e-Summit,简称CAA YeS)。
为了推进智能汽车与自主协同控制领域的学术交流,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等承办YeS论坛(西南片区)主题为“智能汽车与自主协同控制”,将于2021年11月27日在重庆线上召开。
我们诚挚邀请您拨冗参加CAA YeS(西南片区)论坛。
一、活动名称:
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菁英系列活动(西南片区)
二、论坛主题:
智能汽车与自主协同控制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21年11月27日
地点:中国·重庆·线上
四、腾讯会议信息
2021年11月27日上午8:30-12:00
腾讯会议ID: 134 505 558
五、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
中国自动化学会
承办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智能空地协同控制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汽车智能网联技术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重庆市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论坛主席:王平 教授/博导/院长
论坛组织主席:李永福 教授/博导
六、会议嘉宾
11月27日 8:30-8:40:论坛主席王平致辞
能量的大幅降低。
报告人简介:高炳钊,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智能汽车研究所副所长。2015年度国家优青、自动化学会车辆控制与智能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汽车控制与智能化,发表IEEE汇刊、ASME汇刊、VSD等控制和车辆权威期刊论文62篇,出版中英文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含美国发明专利2件。电动汽车动力传动控制系统的科研成果获得产业化应用与批量生产。
2、报告题目:分布式连续非线性系统的异步Lebesgue近似模型
报告时间:11月27日9:00-9:20
报告人简介:吴争光,浙江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在2019年⼊选国家“万⼈计划”青年拔尖⼈才。主要开展网络化混杂系统、信息物理系统与智能电网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2020年连续七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7—2020年连续四年入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曾获得浙江省2011年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奖、多项省部级奖和教学成果奖。在IEEE系列汇刊和Automatica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30余篇,2篇论文分别入选2013和2014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4部。论文被SCI他引5000多次,共有40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指数50。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和《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8个国内外期刊的Associate Editor/Editorial Board Member,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IEEE CSS会议编委会Associate Editor,以及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成员。
报告人简介:胡江平,于2000年、2004年在兰州大学分别获得应用数学专业学士、计算数学专业硕士学位;于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得复杂系统与控制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8年在瑞典皇家工学院数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起,就职于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现为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多智能体系统协调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复杂系统优化与决策等。他是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数阶系统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也是国际期刊《Kybernetika》、《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编委。
报告人简介:赵旭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近年来在切换系统、不确定系统、几类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控制、智能控制及航空发动机控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两机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多个重要项目。在Automatica及IEEE Transactions系列汇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包括控制领域顶级期刊Automatica和IEEE TAC 17篇。SCI他引5000余次,多篇学术论文入选ESI-TOP高被引论文,多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奖(Web of Science)。1篇论文获得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最佳理论论文奖;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出版英文专著一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担任《自动化学报》、《控制工程》及SCI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Nonlinear Analysis: Hybrid Systems》、《Neurocomputing》、《Assembly Automation》、《Journal of Aeronautic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等编委工作。
5、报告题目: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
报告时间:11月27日10:00-10:20
报告人简介:和望利,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获得者。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分布式协同控制与优化、信息物理网络系统安全分析与弹性控制;多机器人/车辆分布式感知与协同决策等。受邀出访澳大利亚中昆士兰大学、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香港城市大学混沌与复杂网络中心、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日本首都大学东京从事访问研究。在IEEE汇刊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8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曾担任IEEE工业电子学会网络控制系统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席(2018-2019)、首都大学东京客座副教授(2015-2017),第三届先进计算智能和智能信息国际研讨会的出版主席、IEEE工业电子学会旗舰会议2018ISIE、2019ICIT分组程序委员会主席。目前为IEEE资深会员,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等副主编。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二)和第六届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报告人简介:钱斌,男,1976年11月生,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导,2009年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生产调度理论与方法、工业过程优化控制与检测等方面的研究。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仿真学会智能仿真优化与调度专业委员会委员,省政府“数字云南”顶层设计专家组成员,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自动化学会、云南省科技厅等单位评审专家,以及27个SCI源刊注册审稿人。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国际期刊COR最高引用奖、国际会议ICIC最佳论文奖等15项奖励。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3项,参与973和863项目共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发表和录用SCI/EI论文100余篇,已被SCI他引500余次。另外,作为主要研发人员负责和参加实际工程项目20余项,合作开发的3类设备已替代国外产品并在工业现场运行130余台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7、报告题目:时变区间不确定下的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
报告时间:11月27日10:40-11:00
报告人简介:苏厚胜,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12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获工学博士学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3)、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2)、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2)、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2)、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SCI期刊论文15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0余篇、IEEE汇刊和Automatica论文60余篇。担任国际期刊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和Scientific Reports的Associate Editor。
报告人简介:朱浩,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重庆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澳门大学博士后,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信息融合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重庆市科技局等项目20余项,在IEEE TAC、Automatica、IEEE TITS、 IEEE/ASME TMech、 IEEE TAES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担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s副主编,荣获2020年度川渝产学研创新奖一等奖和CCDC2021最具人气作品奖。
9、报告题目:从智能仿真到智能驾驶
报告时间:11月27日11:20-11:40
报告人简介:苏志毅,2011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2013年于清华大学电机系获得硕士学位,2018年于密歇根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他加入日立美国有限公司从事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研发工作。2021年,苏志毅加入之江实验室智慧交通研究中心,主要负责车路协同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电磁场计算、最优化问题、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等。
报告人简介:杨良义,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网联测试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智能汽车检测科科长(兼),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导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审查专家、监督检查专家,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26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越野车技术分会专家、汽车工程学报审稿专家。主要从事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技术及标准法规研究。作为负责人和核心骨干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庆市重点专项等科研项目20余项。牵头或参与了10余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研究工作。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EI/SCI检索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6项。